top of page

寂靜谷

  • 作家相片: JayKu
    JayKu
  • 2017年11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寂靜谷,我喜歡這樣稱呼這兒。」


秋天的恆春是嵐與藍邂逅的季節,蠻不講理的落山風常常以颱風般的氣勢橫掃著整個半島,也因如此,風往海面吹,倚著強風的浪往往柔情似水、平靜如鏡。陸地上,肅殺蕭條、冷清的觀光客,這是個適合靜下來沈思的季節。


墾丁國家公園的西海岸前稍止於後灣上的保力溪出海口,這兒是整個國家公園內格外神秘的地方,不僅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更因為這兒曾經歷過沙塵浩劫與過度捕撈...。這兒的海底樣貌在幾年前的一次強颱後給上流大量的淤泥覆蓋,或許因為流水也可能攸關地形,沙子無法給帶離這兒....導致海底的每一個角落只要你用手掌輕拂著礁石表面都可以扇出很多的「灰塵」並看到窒息的珊瑚礁們。


寂靜谷,我喜歡這樣稱呼這兒。從後灣直至萬里桐一帶的海底地形都呈現崩崕的大落差,礁石相連產生的峰谷與縫,前一步腳還能著地、下一腳已沉到二十米深淵。


生態在這兒猶如戰後焦土,稀疏的魚兒們偶爾向你展示一下生命的韌性、但我也不常看到同一隻第二次,我相信沒有魚會想住這兒,除非他們想要暸解些什麼,可能是生命的目的與耐受之類的....,而這也是寂靜谷帶給我的,這兒讓我沈澱、沈思並完全沈浸在自由潛水的訓練過程中,每每躺、坐在沙地上時我總能感受到一種能量與執著,是在最最寂靜中才聽得到的聲音,是自我與環境協調、融合後最後發出的共鳴,這聲音讓我從知道我是誰、我在哪、我要的是什麼,到我不是任何、我在到處、我什麼都沒有。這是一個奇妙的過程,並充滿著能量,甚至把我帶到百米。


如今,桃花依舊笑春風,這些小角落還是試著澄清祂們曾經的美好,只是你將再也遇不到。我站在海底仰著海面,仔細地聽著寂靜谷訴說的一切。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