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啟程

  • 作家相片: JayKu
    JayKu
  • 2018年11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這將是篇連載與紀錄,關於 Jay 賽前兩個禮拜在菲律賓訓練的生活點滴與自由潛水境遇。內容可能提及自由潛水專業術語與技巧,會做簡單的解釋。
邦勞島的海況,一群自由潛水員在海面上進行訓練

「競技的自由潛水絕對不僅止於屏息、平壓、身體柔韌性,更包含了心理層面,我不喜歡用”強度”這個詞,但絕對是一種能掌控的熟練度,如果你的自由潛水過程中用” 痛苦“來詮釋過程,那我保證你只是嬰兒程度的自由潛水員」



看起來很深嗎?這樣僅有三十米...

2018 10.14 菲律賓的邦勞島可以說是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由潛水訓練環境,離岸不下百米即有百米深度,絕佳的能見度(平均20米)與水溫(平均29度),因為四周有島嶼屏障著,大多時間海面都呈現風平浪靜的狀態,而訓練僅需乘船三五分鐘後,直接跳到到汪洋中間、架設浮球、底鉛即可進行訓練。


第一次的出船訓練,船上僅有我與三豆與兩位女教練,「阿古今天下幾米啊?那就 80m 吧!」爽朗地回答,這個問號幾乎沒有停頓就下著下一句了,說話的是三豆,中國的百米選手亦是多項紀錄保持人,80米有多深呢?可能就是25層樓吧!來回莫約三分鐘左右就可以結束了....,但對於一位已經許久沒有下深度的自由潛水員而言,這似乎有些瘋狂?


當我還在猶豫與沈思時,浮具已經下去了,「咻咻咻~」聽著底鉛跩著繩子直往那藍墜下,看著大大一綑的下潛繩在短短時間內剩下一小撮在海面上,這時我心中常常會想「這就是待會我要經歷的距離?160m 五十層樓的來回...要多久呢?」「ˋ自由落體技巧現在到底如何呢?」「幾米要做口腔飽氣?」「深度提醒要設幾米?」.....「我會不會BO?」不想還好,當你陷入太多疑問時這可能會演變成恐懼,這是自由潛水最不需要的一項元素.。


或許每個人面對未知的方式不同,你可以循以先例來做心理準備、也可以屏除疑問的嘗試,而我試著用前者(經歷很多事情後我發覺到後著才是真正的強大)在去年,我已經完成過百米深度多回「80m也不過就是這樣吧...?」但很抱歉的是,在上回兩個月前,沒經過較淺深度的幾天暖身而直接嘗試了80m深度後的我出水後的感想是「深度自由潛水到底在幹嘛?這也太痛苦了吧!」(或許沒那麼嚴重,但痛苦兩字僅是客氣地形容...,而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一位百米自由潛水員如今連八十都覺得辛苦,直接變成嬰兒程度的自由潛水員?這就是這趟旅行的目的,不是超越極限,而是試著在極限內悠遊。


其實早在這些劇場上演的同時豆兄已經開始做呼吸準備,等待著身體進入狀況、下潛。突然間,我感受到一股冷流沿著大腿直至全身,我感受到胯下帶無比的真實?心想「這些 stress造成的潛水反射也太強了吧?」「嗯,不對,這冷是真的冷」原來我的防寒褲直接沿著股溝變成了兩件....


「豆兄,我先上船了?」「怎麼著啦?」「褲子變兩件了」「你裡面沒穿泳褲嘛?」豆兄明明沒帶面鏡還是硬是裸眼的把眼睛浸到海底看個鳩境,冷靜的眼神搭配著一抹奇怪的微笑「要不裸潛吧?」很顯然地,我既沒泳褲而且也沒外褲,旁邊的兩位女教練似乎察覺到了什麼笑得跟拿了白牌(競賽過程成績認可的意思)般燦爛,「哎呦~阿古第一天訓練就裸啦!」

剛剛那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坦然下潛骨氣頓時蕩然無存,我喊著船工,急忙上船並把上衣脫了綁在腰間.....。


第一天的出海訓練在一個奇怪的狀態下開始與結束。話說回來,你曾經有過恐懼嗎?還是這只是陌生與未知造成的延伸感受?我們唯一要恐懼的或許就是恐懼本身。


後來,當我明白後,痛苦是自由的本質之一,當你願意接受自由潛水時,你將不再害怕,而可以面對自由潛水的任何情況,到那時痛苦也不再是痛苦,而是自由。


day1 day off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