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王.三豆

  • 作家相片: JayKu
    JayKu
  • 2018年11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每位深度自由潛水員在每個深度階段都將面臨不同的問題,隨著深度越深、嘗試的項目越多,這些問題需要大量的練習與時間去克服,法蘭佐老爺爺索羅門曾說過「我不建議選手同時進行多個項目的訓練,因為專精一項就足夠耗費你大量的時間」


顯然地,在我面前這位貌似大叔的豆兄被稱為「豆神」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在亞洲,他幾乎是三項下潛項目中的兩項紀錄保持人。」


「阿古~下幾米阿今天?90吧!我今天要試個90m攀繩」老樣子,三豆爽朗的肯定句,或許我根本不該再句子加上問號...。「WOW 太深了吧!我才....」「少來了~你沒問題的」我很討厭將海底的壓力帶到陸地上,因為我認為為了短短幾分鐘 dive time 影響了你一整天的心情是件很蠢的事情,但自由潛水員真的常常如此,就像我原本雀躍的心情瞬間變成跟子翔的籃球臉般,但往好的方面想,你不必在擔心薪律過高,因為你無暇講話,你將全心把專注放在呼吸...。


「咻咻咻~」底鉛跩著繩子,隨著深度很快就消失在藍幕下...但一整團繩子整整放了快兩分鐘才沉到90m..其實這也意味著你整趟來回可能也要接近四分鐘了「四分鐘能做什麼事?運氣好可以聽完整首 OneRepublic - Rich love、差一些 Wiz Khilfa- see you again 臨界點將會是 Ed sheeran 的 Photograph 、如果聽完告五人的披星戴月就意味著我可能是給救上來的」沒錯,下潛前如果對於思緒拿捏不當我就會出現如此亂七八糟的對話。


「豆兄我先暖身吧,子翔三分鐘後下來safty...」其實我心裡想的是「嗯,如果狀況好就直接到底吧」對於一個第二次出船訓練,上次僅嘗試了一次 75m而言,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哪來的自信說出這些。


No warm up 是現在深度自由潛水員很熱門的深潛方式,講簡單些就是不暖身,直接嘗試最大深度。記得今年意潛 Enzo曾問過我「比賽中有哪位自由潛水員讓你印象深刻?」對於只比過兩場賽的我而言運氣很好的目睹了當時德國NR stefan 的 FIM 100m 與 WR Goran Colak 的 CWT 116m 的現場全程,就是使用不熱身的方式進行最大深度,對當時的我而言這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幾乎每項運動都需要熱身來提高體溫、喚醒筋骨來提昇表現,但,自由中水則相反...。No warm up的機制有眾多說法,但還是不如直接感受。


下潛前,剛剛的歌曲們基本上都已經給排除,僅剩下呼吸聲.....吸氣正常、吐氣緩而長,藉由特殊的呼吸方式與冥想我可以慢慢的將心率降到50以下,當我感受到身體的訊號時,就是下潛時機,這時機不會太長,你得把握,在 packing 完下潛基本上到RV前我都處於恍神的狀態,或可以說是出神?享受?


很快的,過五十後我會沈浸在墜落的快感與即將氮醉的快意(到底誰說阿古都靠喝酒練氮醉的)雖然有點像,但絕對不一樣,一直到到底後你都將沈浸在一種神奇的感覺中,有點像剛睡醒還有意識思考過往夢境的意識,這會令你不想動、甚至遲緩在這危險的幸福感中,但求生欲望(呼吸渴望)將喚醒這一切,如果氮醉嚴重的話,你可能忘記下潛大多數的細節與過程,就跟這次的 90m般,我只記得剛剛在最底時我一度不想上升而停滯、直到呼吸渴望....,出水後,沒有感覺


「im okey 沒流、沒水母,因為都在我臉上,豆兄換你了」

「好的,再給我加五米吧!」

「咦?沒有人關心一下我的臉一下?」

「嗯,很腫」子翔憋笑的拼出了幾個字.....


豆兄依舊沈靜在調息中,95m CWT 應該是件很輕鬆的事,去年的我在賽前五天每天都往百米鑽,更別說更勝一籌得豆兄了,片刻後,寶刀未老依舊騷的一匹,看著三豆出水享受的表情,我懂、我非常非常懷念且渴望這感受,只是我需要些時間....。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