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紅扇珊瑚

  • 作家相片: JayKu
    JayKu
  • 2017年10月1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一顆一米大左右的海樹就佇立在那礁石上搖曳著,豔麗的紅色警示著周遭小心給勾魂、婀娜的身段述說著這兒生人勿近」

五、六年前,只要是炙夏,風浪、潮水穩定的夜晚,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大學生穿著簡單的潛水裝從岸邊緩緩移動到海面上,數著呼吸,然後消失在黑暗中,只剩下浮球上閃爍的燈具,可能兩分鐘、或許三分鐘,再次探出頭時總讓人有些擔憂,但這就是Jay大學的一部分。


那些年前,潛水知識並不普及、甚至匱乏,我只知道很多以海維生的大哥們也是這樣在海面上討生活,可能更深、可能更久,但我沒什麼目的,除了對夜晚的海底充滿無止境的好奇外。我喜歡黑暗中的海底,在這時,我能選擇我想看到的一切,只要我往那個方向移動並照亮,當然,我也可以選擇閉上眼,沈靜在這世界上視覺最安靜的片刻。


黑暗中,我沒有一絲的畏懼與猶豫,或許好奇心更勝於一切,對於課業與論文壓力的叨擾,海底的壓力自然也不是壓力了。


有回,我閉著眼享受著15米後的墜落時,我看到了一顆形狀似樹的「物體」,我不大確定是什麼,直到當手電筒一俾後,我無法再讓我的視線離那畫面開半刻,一顆一米大左右的海樹就佇立在那礁石上搖曳著,豔麗的紅色警示著周遭小心給勾魂、婀娜的身段述說著這兒生人勿近,是,當我意會到我想呼吸時其實我雙手緊搬著附近礁石,這兒是流區,有個海流不斷將我往外海送,也因如此,唯有如此險惡的環境能富饒著這需要強勁海流生長的「紅扇珊瑚」。爾後,我試著在白天也去探望她,但浪漫的是,她僅在起流、暗夜中才願意綻放她的傾國。


如今要在基隆看到這些嬌客越是不容易,漁具不當使用對海底環境的破壞、颱風的影響、環境的污染....,這張照片是昨天在綠島南面離岸兩百公尺水深三十米的鋼鐵礁拍下的,這不是Jay,但我知道,當年自己的倒影還夢縈在那畫面中,而我祈禱著,未來熱愛大海與海洋生物的朋友們看到這些美麗的珊瑚,不僅是在照片中。



Comments


bottom of page